近日从CQC中心了解到,对低压直流成套开关设备安全认证规则进行了换版,CQC11-462137-2018《低压直流成套开关设备安全认证规则》代替CQC11-462137-2014,产品类别号020014。
一、执行换版后的认证规则变化内容如下:
1.增加了认证依据标准GB/T 7251.1-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2.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认证依据标准由GB/T 7251.12-2013替代GB 7251.1-2005;
3.母线槽认证依据标准由GB/T 7251.6-2015替代GB 7251.2-2006;
4.公用电网电力配电成套设备认证依据标准由GB/T 7251.5-2017替代GB 7251.5-2008;
5.配电板认证依据标准编号由GB7251.3-2006变为GB/T 7251.3-2006;
6.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认证依据标准编号由GB 7251.4-2006变为GB/T 7251.4-2006。
二、旧版证书转换要求:
低压直流成套开关设备认证旧版证书持有人应于本通知发布后,向CQC提交证书换版申请,进行新、旧版标准差异试验项目的检测(详见附件),完成按新版标准的产品确认工作,换发新的认证证书。旧版标准认证证书转换工作应于2019年4月30日前完成,逾期未完成转换的认证证书,CQC将予以暂停,2019年7月30日仍未完成转换的证书,予以撤销。
附件:新旧标准差异及补充试验
1.新标准GB/T 7251.12-2013与旧标准GB/T 7251.1-2005差异及补充试验
新版标准:GB/T 7251.12-20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
旧版标准:GB/T 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 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标准章节 | 名称 | 旧标准要求内容 | 新标准要求内容 | 差异试验 |
10.2 | 材料和部件的强度 | 无 | 1.成套设备的结构材料和部件的进行、电气和热性能应通过结构和运行特性来验证。 2.如果使用符合GB/T 20641标准的空外壳,且没有对其进行过降低外壳性能的更改,则不需要进行10.2的外壳检测。(需提供符合GB/T 20641标准的检测报告,实验室核查确认。) | 有 |
10.2.2 | 耐腐蚀性 | 无 | 适用于含铁的金属外壳和内部和外部含铁的金属部件。 | 有 |
10.2.2.2 | 耐腐蚀性-严酷实验A | 无 | 1、适用于户内安装的金属外壳;户内安装成套设备的外部金属部件;户内和户外安装的成套设备内部用于机械操作的金属部件。 2、湿热循环试验,温度(40±3)℃,相对湿度为95%,试验24h为一个循环,进行6个循环; 盐雾试验,温度(35 ± 2) ºC,试验24h一个循环,进行2个循环。 | 有 |
10.2.2.3 | 耐腐蚀性-严酷实验B | 无 | 1、适用于户外安装的金属外壳;户外安装的成套设备的外部金属部件。 2、试验由两个相同的两个12天周期组成。 每个12天的周期包括: 湿热循环试验,温度为(40±3)℃,相对湿度为95%,试验以24h为一个循环,共进行5个循环。和 盐雾试验,温度(35 ± 2) ºC,试验24h一个循环,共进行7个循环。 | 有 |
10.2.3 | 绝缘材料性能 | 无 | 见10.2.3.1、10.2.3.2 | / |
10.2.3.1 | 外壳热稳定性验证:干热实验 | 无 | 1.适用于绝缘材料制造的外壳。 2.实验根据GB/T 2423.2实验Bb进行,温度70ºC,自然通风,持续168h,恢复96h。 | 有 |
10.2.3.2 | 绝缘材料耐受内部电效应引起的非正常发热和着火的验证 | 无 | 适用于用来固定、支撑载流部件的绝缘材料部件(如母线框、绝缘子)。如具有代表性截面积的同一材料作为部件已经满足8.1.3.2.3要求,则不需要再实验;或提供绝缘材料供应商的材料实用性数据,以证明符合8.1.3.2.3的要求。 | 有 |
10.2.4 | 耐紫外线(UV)辐射验证 | 无 | 1.仅适用于用绝缘材料制作的或用金属制作但完全用合成材料包覆的,且用于户外安装的成套设备的外壳和外装部件。 2.如果制造商能够提供合成材料供应商的数据,证明具有相同的类型和厚度或较薄的材料符合这些要求,则不需做实验。 | 有 |
10.2.5 | 提升 | 无 | 1.对规定了提升方法的成套设备进行实验验证。 2.相同结构,只做最大容量单元实验(其他认证单元,可不做实验)。 | 有 |
10.2.6 | 机械碰撞实验 | 无 | 特定的成套设备标准要求的或制造商有要求的做实验。 | 有 |
10.2.7 | 标志 | 无 | 模压、冲压、刻字或类似方法制作的标志,包括带有塑料覆膜的标签,不需做实验。 | 有 |
10.3 | 防护等级 | 8.2.7 | 新增IPX1试验可用移动滴水箱取代成套设备的旋转;如果在外壳内的电气设备上可见有害的灰尘,则认为IP5X试验不通过。适用于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 部分有 |
10.4 |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8.2.5 | 适用于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增加对于可抽出式部件,在隔离位置所提供的隔离至少应符合隔离器相关规定的要求。 | 部分有 |
10.5 |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 8.2.4 | ||
10.5.2 | 成套设备中裸露导电部件与保护电路见的有效连续性 | 8.2.4.1 | 有差异,抽出式有新要求,适用于金属外壳的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需进行试验。 | 部分有 |
10.6 | 开关器件和组件的组合 | 7.6 | 有差异 | 有 |
10.7 | 内部电路和连接 | 7.6.5和7.8 | 有差异 | 有 |
10.8 | 外接导体端子 | 7.1.3 | 有差异 | 有 |
10.9 | 介电性能 | 8.2.2 | ||
10.9.2 | 工频耐受电压 | 8.2.2 | 设备要求有差异,耐压值要求降低。 | 不需进行差异试验。 |
10.9.3 | 冲击耐受电压 | 8.2.2 | 有差异,抽出式有新要求。适用于抽出式成套设备。增加:在可抽出式单元主触头与其相关的静触头即爱你的隔离距离在隔离位置应有承受表102中规定的冲击耐受电压。 | 有 |
10.10 | 温升的验证 | 8.2.1 | 有差异,试验方法、试验设备要求有变化,适用于原温升试验时出线回路未通过额定电压。 | 有 |
10.12 | 电磁兼容性EMC试验 | 8.2.8 | 有差异,有新增试验项目,适用于按老标准要求做了EMC试验项目的产品。 | 有 |
10.13 | 机械操作 | 8.2.6 | 有差异,老标准50次,新标准200次。 | 有 |
11.10 | 布线、操作性能和功能 | 8.3.1 | 有差异。 | 有 |
2.新标准GB/T 7251.6-2015与旧标准GB 7251.2-2006差异及补充试验
新版标准:GB/T 7251.6-20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部分: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
旧版标准:GB 7251.2-200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对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的特殊要求;
标准章节 | 名称 | 旧标准要求内容 | 新标准要求内容 | 差异试验 | |||||||||||||||
3.103 | 母线干线通道 | 无 | 增加母线干线通道的定义。 BT通道:连接在一起构成母线干线系统的多个母线干线单元,不包括分接单元. | / | |||||||||||||||
3.104 | 带分接装置的母线干线单元 | 2.3.6带分接装置的母线干线单元:由初始制造商预先制造成可在一点或多点安装分接单元的母线干线单元。分接单元连接到母线干线单元时,可要求也可不要求母线系统与电源断开。 | 带分接装置的母线干线单元:由初始制造商预先制造可在一点多点安装分接单元的母线干线单元。 | / | |||||||||||||||
/ | 母线干线耐火单元 | 2.3.16 | 新标准删除了 | / | |||||||||||||||
4 | 符号和缩略语 | 无 | 增加了符号和缩略语。 GB/T 7251.1-2013适用,并增加
| / | |||||||||||||||
5 | 接口特性 | 4成套设备电气性能 | 有变化 | / | |||||||||||||||
5.2.4、5.3.1、5.3.2 | / | 无 | 增加: 5.2.4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成套设备的) 注:除非有其他的规定,否则额定冲击耐受电压按照第1部分表G.1给出的过电压类别Ⅳ(电源进线端等级)或Ⅲ(配电电路等级)来选择。 5.3.1成套设备的额定电流(InA)(对母线槽有新增加,详见标准。) 5.3.2一条电路的额定电流(Inc)(对母线槽有新增加,详见标准。) | / | |||||||||||||||
5.4 | 额定分散系数 | 4.7额定分散系数:成套设备中或其中一部分中有若干主电路,在任一时刻所有主电路语句电路最大总和与成套设备或其选定部分的所有主电路电流之和的比值,即为额定分散系数。 | 额定分散系数(RDF):对于整个母线干线系统,除非另有规定,额定分散系数应等于1,也就是在母线干线通道和母线干线馈电单元的额定电流限值内,所有分接单元均能连续且同时承载其满额定电流的负载。 注1:这时由于分接单元见的热影响可忽略不计。 对于配备一条以上主出线电路的分接单元,这些电路应能够在分接单元的额定电流限值内,同时连续承载它们的额定电流乘以额定分散系数。除非另有规定,这些分接单元的额定分散系数应等于标准表101中给出的数值。 | / | |||||||||||||||
5.101 附录BB 附录CC 附录DD | 相导体和故障回路特性 | 8.2.9 附录N | 3.计算电阻的方法有变化 | / | |||||||||||||||
6.1 | 铭牌 | 5.1 | 增加: 1.鉴别生产日期的方式;2.GB/T7251.6。 删除: u)系统的电阻、电抗和阻抗值; v)故障条件下系统的电阻、电抗和阻抗值。 | / | |||||||||||||||
7.2 | 特殊使用条件 | 6.2 | 有增加;新标准,电磁场改为正常条件 | / | |||||||||||||||
8.1.102 | 插入式分接单元耐受热变化的能力 | 无 | 新增加要求 | / | |||||||||||||||
8.2.1 | 对机械碰撞的防护要求 | 无 | 新增加要求 | / | |||||||||||||||
10 | 设计验证(包含:试验、计算、比较三个验证方法) | 8.2 | 有变化,新增加了计算、比较两个验证方法 | / | |||||||||||||||
10.2 | 材料和部件的强度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
10.2.2 | 耐腐蚀性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
10.2.3.1 | 外壳热稳定性验证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
10.2.3.2 | 绝缘材料耐受内部电效应引起的非正常发热和着火的验证 | 8.2.13 | 灼热丝顶部的温度有变化 | 部分有 | |||||||||||||||
10.2.4 | 耐紫外线(UV)辐射验证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
10.2.5 | 提升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
10.2.6 | 机械碰撞实验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
10.2.7 | 标志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
/ | / | 8.2.10.3特殊机械负载的结构强度验证 | 删除 | ||||||||||||||||
10.2.102 | 热循环试验 | / | 新增试验项目,插入式分接单元应进行热循环试验。 | 有 | |||||||||||||||
10.5 |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 8.2.4保护电路有效性的验证 | 1.增加:通过与一个基准设备比较进行验证——使用核查表; 2.试验结果增加: 无论是否由单独导体或外壳组成,保护电路的连续性和短路耐受强度均不会严重受损。 分接单元情况下,可通过对分接单元额定电流序列中的一种电流测量进行验证。 母线干线单元情况下,按照步骤进行试验,在母线充分冷却至室温后,相对PE(PEN)故障回路电阻Rb20phPEN或Rb20phPE增加不应超过10%(见5.101)。 当用外壳作为保护导体时,假设其不会减弱电气连续性并假设附件易燃部件没有点燃,则允许在连接处有火花和局部过热。 | 有 | |||||||||||||||
10.9 | 介电性能 | 8.2.2介电性能验证 1.时间试验电源的维持时间为5s; 2.交流电源应具备足够的功率以维持试验电压; 3.冲击耐受电压每个极施加3次。 4.对主电路及辅助电路工频耐压实验值,详见GB /T 7251.1-2005表10、表11。 | 10.9介电性能 10.9.2工频耐受电压 10.9.2.2……用于试验的高于变压器应设计为输出电路至少为200mA,当输出电流小于100mA时,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 试验电压值,见GB/T 7251.1-2013表8、表9。耐压实验值降低。 10.9.2.3……施加试验电压的维持时间为5(0+2)s。 10.9.3冲击耐受电压 10.9.3.2……冲击耐受电压允许有±3%的偏差,每个极施加5次。 新增:10.9.3.5……注:对于设计验证,电气间隙达到GB/T 7251.1-2013表1规定值的1.5倍,此时可免除成套设备的冲击耐受电压。 | 有 | |||||||||||||||
10.10 | 温升的验证 | 8.2.1温升极限的验证 通过试验验证(试验时母排水平放置) | 10.10.1通则 验证应通过以下方式间隙: a)试验(10.10.2),和/或增加: b)类似方案额定电流的推导(10.10.3)。 增加: 10.10.2.2代表性布置的选择(详见标准) 假设中性导体的尺寸等于或大于相导体且以相同的方式放置,则3相/3线母线干线单元和分接单元被认为分别是3相/4线、3相/5线和单相/2线或单相/3线母线干线单元和分接单元的代表性单元。 10.10.2.3 试验方法 增加10.10.2.3.5母线干线通道试验(详见标准P15) 增加:b)垂直方向 10.10.2.3.6分接单元试验 增加:b)垂直方向 10.10.3(其他未经验证的类似方案额定电流的推导) | 有 | |||||||||||||||
10.11 | 短路耐受强度 | 8.2.3 | 10.11 短路耐受强度 1.可免除短路耐受强度的验证的情况与原标准相比少了如下一条:成套设备的所有部件(母排,母线支架,母线接头,进线和出线单元,开关器件等)已经过适合成套设备工作条件的型式试验。 2.除可免除试验验证(10.11.2),通过10.11.5规定的试验验证。 增加:10.11.3通过与一个基准设计进行比较的验证,利用核查表。 3.试验结果增加: 10.11.5.5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需定期更换的分接单元连接件(例如,滑触刷),其损坏是可以接受的。 | 有变化,有新增 | |||||||||||||||
10.12 | 电磁兼容性EMC试验 | 8.2.8 | 有差异,有新增试验项目,适用于按老标准要求做了EMC试验项目的产品。 | 有 | |||||||||||||||
10.13 | 机械操作 | 8.2.6 | 有差异,老标准50次,新标准200次。 | 有 | |||||||||||||||
10.102 | 建筑结构中防火 | 8.2.15 | 有差异。耐火时间增加90min一挡。 增加:带有试验台的试验对穿越墙的情况有效。 | ||||||||||||||||
10.11.5.6.2 | 试验结果(短耐试验后的验证) | / | 增加:母线干线单元情况下,按照步骤进行试验,在母线充分冷却至室温后,相对PE(PEN)故障回路电阻Rb20phPEN或Rb20phPE增加不应超过10%。 | 有 | |||||||||||||||
附录C | 表C.1用户规范表(详见标准P21) | / | 新增 | ||||||||||||||||
附录D | 表D.1设计验证(列出不同验证方式的验证项目) | / | 新增 | ||||||||||||||||
/ | / | 附录L燃烧时保持电路完整性的验证 | 删除了 |
3.新版标准GB/T 7251.5-2017与旧版标准GB 7251.5-2008差异及补充试验
新版标准:GB/T 7251.5-201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5部分:公用电网电力配电成套设备
旧版标准:GB 7251.5-2008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5部分:对公用电网动力配电成套设备的特殊要求;
标准章节 | 名称 | 旧标准要求内容 | 新标准要求内容 | 差异试验 |
1 | 范围 | 1.1范围 1.公用电网动力配电变电站电缆配电盘 ( SCDBs)和电缆分线箱(CDCS)应符合 GB/T 7251.1-2005 的要求,并应遵守本部分的特殊要求。 2.本部分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不超过 1000V, 频率不超过 1000Hz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 1.GB/T 7251 的本部分规定了公用电网配电成套设备 (PENDA)的具体要求。 2.PENDA 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1000V 的三相系统的电能分配。 | |
1 | 范围 | / | 增加:PENDA 可包括与电能分配相关联的控制和/或信号器件 | |
3.1.101 | 公用电网配电成套设备 | 2.1.101电缆分线箱(CDC):一种通过电缆从一个或多个变电站电缆配电 盘(SCDB S )接收电能并通过一条或多条电缆将此电能分配给其他设备的箱式成套设备。 2.1.102变电站电缆配电盘(SCDB):直接连接在一个或多个配电变压器上的成套设备,包括一条或多条进线电路。此进线电路用母线连接到一条或多条出线功能单元 上,以便采用隔离和控制方式对出线电路提供保护。 | 公用电网配电成套设备:一般用于安装在公用电网中,用来从一个或多个电源接收电能,并通过一条或多条电缆将电能分配到其他设备的成套设备。 注1:PENDA仅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操作和维护。 注 2:某些形式的 PENDA 之前认为是电缆分线箱(CDC)。 | |
3.1.101.2 | 户内式公用电网配电成套设备 | 2.1.102 .1变电站电缆配电盘——户内安装式(SCDB-I):户内安装的变电站电缆配电盘(SCDBS),包括完整的成套设备必需的所有支撑母 线、功能单元和其他附属器件的结构部件。 | 户内式(PENDA-I)公用电网配电成套设备:适用于安装在户内的公用电网配电成套设备,一般不带外壳,但包括完整的成套设备必需的所有支撑母线、功能单元和其他附 属器件的结构部件。 | |
4 | 符号和缩略语 | / | 增加了符号和缩略语 GB/T 7251.1-2013 的第 4 章适用。 | |
5.3.1 5.3.2 | 5.3.1 成套设备的额定电流(InA) 5.3.2 一条电路的额定电流(Inc) | 4.2 额定电流(In)(成套设备中一条电路的):成套设备中的某一电路的额定电流由制造商根 据其内装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其布置和应用情况来确定。 4.101 变电站电缆配电盘或电缆分线箱的额定电流:变电站电缆配电盘或电缆分线箱的额定电流由制造商按进线电路的额定电流 来确定。 | 5.3.1 成套设备的额定电流(InA):成套设备的额定电流应为下列所述情况的电流较小者: ——成套设备内所有并联运行的进线电路的额定电流总和; ——特殊布置的成套设备中主母线能够分配的总电流。 5.3.2 一条电路的额定电流(Inc):一条电路的额定电流是该电路的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单独承载的电流值。 | |
5.4 | 额定分散系数 | 4.7额定分散系数:成套设备中或其中一部分中有若干主电路,在任一时刻所有主电路预计电流最大总和与成套设备或其选定部分的所有主电路电流之和的比值,即为额定分散系数。 | 额定分散系数是由成套设备制造商根据相互的发热影响给出的成套设备的出线电路可以持续并同时载荷的额定电流的标幺值。 标示的额定分散系数能被规定于: 电路组; 整个成套设备。 额定分散系数乘以电路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大于出线电路的预计负载。出线电路所承担的负载电流应在相关成套设备标准中给出。 注 1: 出线电路的预计负载可以是稳定持续电流或可变电流的热等效值(见附录 E)。 额定分散系数适用于在额定电流( I nA )下运行的成套设备。 如果成套设备制造商与用户间协议中缺少实际负载电流的情况下,成套设备出线电路或出线电路组的计算负荷可基于表101中给出的值。 | |
6.1 | 铭牌 | 5.1 | 1.成套设备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 2.型号或标志号,或其他标识; 3.鉴别生产日期的方式; 4. GB/T 7251.5-2017。 | |
7.2 | 特殊使用条件 | 6.2 | 增加: k)异常过电压状况或异常的电压波动; l )电源电压或负载电流的过度谐波。 | |
8.2.2 | 防止触及带电部分以及外来固体和睡的进入 | 7.2.1.3当电缆分线箱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完全安装好后,外壳应具有的 防护等级至少为 GB/T 4208 中的IP34D。 | 拟安装在公众可接近场所的PENDA-O,依据制造商说明书完全安装好后,其外壳提供的防护等级依据 IEC 60529 应至少为 IP34D。在其他场所,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33。 拟安装于公众可接近场所的PENDA-O,除非用户特别说明,应设计成当连接任何临时电缆时,其外 壳提供的防护等级依据IEC 60529应至少为IP 23C。见8.8。 | |
10.1 | 通则 | / | 设计验证应仅可通过应用符合本部分第10章的试验进行。不应使用通过与基准设计评估和比较进行验证。 执行在最严酷的PENDA上的试验,认为是可以验证具有相同总体结构和额定数据的相似或较不严酷的成套设备性能。 需要适应其特定电网参数时,用户应规定更严酷的或附加的试验要求。 | |
10.2.2.2 | 耐腐蚀性-严酷实验A | 8.2.103.1内装部件,包括器件和元件应进行试验,以检查是否符合 IEC 60068-2-30:2005 规定的交变湿热试验的要求:严酷等级-55℃,循环 6 次,变化 1。 | 试验适用于: -户内安装的金属外壳 -户内安装成套设备的外部金属部件 -户内和户外安装的成套设备内部用于机械操作的金属部件 IEC 60068-2-30 的湿热循环试验:严酷等级-温度为 55℃,循环 6 次。 | |
10.2.2.3 | 耐腐蚀性-严酷实验B | 8.2.103.3 试验包括两个相同的 12d 的周期。每个 12d 的周期包括: 7d(168h)暴露于盐雾中; 5d(120h)循环包括暴露在二氧化硫饱和气体中 8h,此期间温度上升值(40±3)℃,然后间歇16h,并同时打开箱门,暴露的时间总共为 40h,间歇的总共时间为 80h。 | 试验由两个完全相同的 12 天周期组成,每个 12 天周期包括: 根据 GB/T 2423.4 中的 Db 进行湿热循环试验,温度 40℃±3℃,相对湿度为 95%,试验以 24h 为一个循环,共进行 5 个循环根据 GB/T 2423.17 中的 Ka 进行盐雾试验,温度 35℃±2℃,试验以 24h 为一个循环,共进行 7个循环。 | 试验方法有变化 |
10.2.3.1 | 外壳热稳定性验证:干热实验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10.2.3.2 | 绝缘材料耐受内部电效应引起的非正常发热和着火的验证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 | / | 8.2.102.1 对非正常热的耐受能力验证 球压试验温度: —支撑带电体的部件:(125±2)℃; —与温度高于 40K 的部件的距离小于 6mm 的绝缘件:(100±2)℃; —其他部件,(70±2)℃。 | 新标准删 除 | |
10.2.3.102 | 8.2.102.2 | GB/T5169.16-2008 对应IEC60695-11-10:2003 | 引用 IEC 60695-11-10:2013 | |
10.2.4 | 耐紫外线(UV)辐射验证 | 8.2.103.2 8.2.103.3 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或用金属制作但完全由合成材料涂覆的外装部件应经受 UV(紫外线)试验,根据GB/T 16422.2-1999方法 A,用氙灯进行 17 次循环,总的试验时间为 500h,喷雾循环 5~25 次。 验证固态合成材料仍保留了至少70%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则认为通过了此试验。 由金属材料制作的外装部件,无论带或不带金属或合成材料防护层,都应经受盐雾试验和二氧化硫饱和气体试验。试验包括两个 相同的 12d 周期,每个 12d 周期包括 7d 盐雾试验和 5d 二氧化硫饱和气体试验。 | 依据 ISO 4892-2 中的方法 A 进行UV试验,循环1试验周期总共500h,对于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通过验证进行核查,其绝缘材料的弯曲强 度 ( 依 据 GB/T9341 )和摆锤冲击强度(依据 ISO 179)至少保留 70%。 用金属材料制成完全用合成材料包覆的外壳,合成材料的粘附物依据ISO 2409 应至少保留类别 3。 | |
10.2.5 | 提升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10.2.7 | 标志 | 无 | 新增试验项目 | 有 |
10.2.101 10.2.101.1 | 机械强度验证 | 8.2.101 除8.2.101.2.1(耐撞击的验证40℃~-25℃)的试验外…… | 新标准的纠错: 除 10.2.101.7(合成材料中金属嵌件轴向负荷的耐受能力的验证)的 试验外…… | |
10.2.101.2 | 耐静负载验证 | 8.2.101.1.1 | 有变化,删除老标准8.2.101.1.1 b);1200N 力的方向改变:老标准向 外拉力,新标准为向内推 力。 | 有 |
10.2.101.5 | 耐撞击力的验证 | 8.2.101.2 严寒地区的试验方法 将成套设备置于-50( 0,-5)℃的温度下至少 12h 后立即在 10℃~40℃之间的环境温度下对其进行试验。 | 严寒地区的试验方法 将成套设备置于-50(0,-5)℃的温度下至少 12h 后立即在 10℃~40℃之间的环境温度下对其进行试验,并且每次壳体外表温度恢复到不高于-40℃。 | |
10.2.101.8 | 耐角状物机械撞击的验证 | 8.2.101.5 撞击位置老标准中有注明“最薄弱的部位” | 撞击位置新标准中只注明“中心点位置” | |
10.9 | 介电性能 | 8.2.2介电性能验证 1.时间试验电源的维持时间为5s; 2.交流电源应具备足够的功率以维持试验电压; 3.冲击耐受电压每个极施加3次。 4.对主电路及辅助电路工频耐压实验值,详见GB /T 7251.1-2005表10、表11。 | 10.9介电性能 10.9.2工频耐受电压 10.9.2.2……用于试验的高于变压器应设计为输出电路至少为200mA,当输出电流小于100mA时,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 试验电压值,见GB/T 7251.1-2013表8、表9。耐压实验值降低。 10.9.2.3……施加试验电压的维持时间为5(0+2)s。 10.9.3冲击耐受电压 10.9.3.2……冲击耐受电压允许有±3%的偏差,每个极施加5次。 | 有 |
10.10.2.2.1 | 通则 | / | 当 PENDA 的设计适于安装在墙的凹陷处时,应在有足够隔离的措施下进行温升试验,以模拟墙体存在的情形。 | |
10.10.2.3.1 | 通则 | 8.2.1.1总则 | 有变化。 有三种试验方法,分别为整个成套设备的验证、分别验证各功能单元和整个成套设备、分别验证各功能单元,主母线,配电母线和整个成套设备。 | 有 |
10.13 | 机械操作 | 8.2.6 | 有差异,老标准50次,新标准200次。 | 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