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窗式空调器又称窗机,因一般安装在窗台上、窗户上部或建筑预留孔中而得名,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深受港澳和美洲地区普通消费者所青睐。但是窗机空调器因其室内侧与室外侧不完全分开,室内侧能感觉到明显的噪音。因此,噪音品质问题是窗机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关注窗机空调噪音产生机理,降低和控制室内侧噪音,对窗机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
窗式空调器的噪音主要有三大来源,即气动噪音(包括旋转噪音、湍流噪音)、结构噪音(包括薄壁件振动、压缩机)和电磁噪音(包括电机、压缩机、电路板)。其中气 动噪音占总噪声的68%~82%,而振动噪音虽然噪音贡献 不大,但是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幅值,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疲劳安全)及用户体验。气动噪音主要包括旋转噪音和湍流噪音,旋转噪音主要是因为叶轮周期性的拍打周围空气所产生的,而湍流噪音主要是因为叶片在旋转过程中,与周围空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宽频噪音。
国内外很多学者采用数值模拟、模态分析、试验研究等多种方法,研究空调噪声问题。Kröger和Meyer运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叶片周围流动情况,并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1];游斌等对风机内部流场做了理论数值计算,得到其内部压力分布[2];叶舟等针对风机出风口及周围流场,运用仿真模拟,获得其漩涡分布情况[3];方开翔等基于Fluent对轴流风机进行了流场模拟和噪声评估[4]。本文以仿真模拟结合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
2、数学模型与算法
空调风机运行时,内部流场比较复杂,现做假设如下:
(1)空调风机内部气流速度较慢,进出口压差较小且温差小,可以将其视作不可压缩流动。
(2)空气相对风机流速低,且其内壁面粘性摩擦系数小,可以忽略摩擦生热,继而忽略能量方程。采用MUSCL离散格式,进行湍动能、动量方程、湍流耗散等的求解,采用 Coupled算法进行压力-速度耦合,同时选用 k-ε湍流模型,近壁面流动利用标准壁面函数处理。
能量方程忽略的前提下,主要控制方程为动量和连续方程。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单位时间内,控制体的流入量和流出量相同,质量守恒定律对应得到连续性方程,因此,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为:
式中,u、v、w分别为三个坐标方向的速度分量。
由动量守恒定律知,对于特定某个流体系统,其动量的时间变化率等于作用于其上的外力总和。动量守恒定律对应得到动量守恒方程,其数学表达式即运动方 程,也就是著名的 Naiver-Stokes方程:
其中,p为流体压力;μ为运动粘度;SMx、SMy、SMz为动量守恒方程的广义源项。
3、风机流场与气动力分析
本文使用STAR-CCM+对空调进行三维仿真,由于窗机采用的前向离心风机叶片数量较多,带有大量工艺结构尖角、台阶面及其他细微结构等,复杂性高,因此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网格划分,生成非结构化的多面体网格,最终生成网格数量为680万。
仿真模型分为外部流域、旋转流域以及换热器区域,为简化计算,换热器区域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湍流模型采用K-Epsilon Turbulence模型。
3.1 技术路线
经过评估,该空调系统阻力较小,风机不需要太多的抗压能力。该项目主要是降噪,所以采用先提升风机抗压能力,然后将风机做小,再给其匹配蜗壳的技术路线。经过优化后,新风机的直径大大低于原方案,为降噪提供了可能。
3.2 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保证功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后室内侧的风量提升 20m3/h,且降噪效果显著,噪音降低3.5dB。从图1和图2的频谱图可以看出,优化后的方案噪音峰值波动范围更小,尤其在1000Hz位置处,原机有一个明显的波峰值,经过优化后,该位置的波峰值被消除,由此可见,新方案的离散噪音有很大改善。
图1 原机噪音频谱图 (dB(A)/Hz)
图2 优化方案噪音频谱图 (dB(A)/Hz)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仿真的风量与功率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所以可以通过仿真来指导项目的优化。
3.4 流场分析
从图4中截面一和截面二的速度矢量图可以看出,优化后的流场更加顺畅,尤其是在图中红框所示的位置处,优化方案的涡更小,效率更高,噪音更低。在截面三红框区域处,优化方案流场的径向流动更强,降低了对蜗舌的冲击,对噪音更有利。而原机横向流动更强,送风效率比较低。在截面四处两方案流场基本一致。
图3 截面示意图
图4 速度矢量图对比分析
3.5 特性曲线对比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在风量为480m3/h的工况处,优化方案的抗压能力要高于原方案,这与设计的初衷一致,所以风量得到了保证。从图6可以看出,优化方案的功率略低于原方案。从图7可以看出,优化方案的效率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总体而言,优化方案在三项重要指标中,都优于原方案。
图5 P-Q曲线对比分析
4、结论
通过仿真模拟与实验验证,这种先提升离心风机的抗压能力,然后将风机尺寸减小的技术路线,在保证了风量与功率的基础上,将原方案噪音降低了3.5dB,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且通过对比优化前后风机的P-Q曲线、功率 曲线和效率曲线,优化后风机的各项参数皆优于原方案。
参考文献
[1] Meyer C. J, Kröger D. 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flow field in the vicinity of an axial flow f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2001,36(8) : 947-969.
[2] 游斌,谢军龙,等.多翼离心风机的三维数值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24(3):419-422.
[3] 叶舟,王企鲲,郑胜.离心通风机蜗舌及出口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J]. 风机技术,2008,(5): 15-19.
[4] 方开翔,李豪杰,高慧.基于Fluent6.0的风机流场模拟与噪声预 估[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8,22(4):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