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拟公告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三批)的公示”,共有11家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获得公示。
根据《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57号)及《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电子〔2015〕452号),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及现场核实等程序,现将拟公告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三批)予以公示。
2015年8月,为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工信部出台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简称“规范条件”),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等设立了“门槛”:包括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负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隔膜年产能不低于2000万平方米;电解液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电解质产能不低于500吨。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实际产能的50%。
新能源汽车目前仍处导入期,但已经是全球大趋势,世界主要工业国均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大力推进本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内更是自主车企、合资车企、新造车势力群雄逐鹿。预计到2025年,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划销量合计将达到570万-820万辆。
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开启,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巨大。市场需求叠加政策8GWh产能门槛驱动,各大企业纷纷扩张产能,抢占市场。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2016 年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 101.3GWh,预计到 2019 年有望超过 300GWh,动力电池产能大幅提升。也就是说,未来3年产能将爆增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