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什么?
是指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建的,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并对社会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各项计量标准。
比如,在环境保护领域,研究建立了“PM2.5质量浓度监测仪校准装置”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准确可靠地实现了PM2.5检测数据的量值溯源。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与部门、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的区别在于,在处理计量纠纷时,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仲裁检定出具的数据具有法律效力。部门、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要想取得上述法律地位,必须经有关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专门授权。
当前,我国已建有5.6万余项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大多数建立在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另有少部分是通过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建立在企、事业单位。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有多重要?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确保国家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和重要公共基础设施。
计量量值传递与溯源工作研讨会指出:
未来,我国将重点围绕保障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法制计量需要,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的计量需求发力,建立、改造升级一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作为国家计量院,建立保存国家计量基准、标准,担负着计量量值传递基础科技研究和计量应用技术研发的重要责任。他们瞄准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快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家计量基准、标准,为促进高质量发展以及支撑和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力支撑。
大区计量测试中心
积极建立大区级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开展量值传递溯源计量技术与方法的应用研究,不断提升各大区量值传递溯源能力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各省级质监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积极推进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大力实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工程,强化顶层设计和督查考核,不断提高量值传递溯源覆盖率。
国家专业计量站
通过开展专用计量技术与方法研究,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不断满足海洋、气象、通讯、铁路交通等部门(专业)发展需求。
基层计量机构
不断完善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强制检定需要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以及特种设备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服务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如何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
多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现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与经济、产业发展衔接还不够紧密,还不能完全满足各领域量值溯源的需要,有的领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存在空白,有的领域建设重复,供给质量还不够高,亟须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统筹管理。
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制定一批计量技术规范,研制一批新型标准物质,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今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与管理。
据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主要瞄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保障民生,推进法制计量实施等目标,进一步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有效管理,统筹规划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合理利用社会优质计量资源,提升计量科技创新和计量标准研发能力。
当前要结合新趋势新需求——
1、全面梳理评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现状。明确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快形成层次分明、梯次分布、架构合理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
2、要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升级换代。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技术改造,提高对动态量、复杂量、极端量,以及在线检定校准能力,提升能级水平,提高供给质量,努力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测量技术瓶颈问题;
3、加强管理规范。各级计量行政部门要确保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提供的量值准确、可靠,完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立和退出机制,推进监管方式向服务型、精细化转变。
该负责人还表示,将加大计量改革力度,进一步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敏锐把握计量变革契机,加快职能转变,抓战略、抓改革、抓监管、抓服务、抓基础,加快推动计量工作从单一计量向多元测量转变、计量管理向计量治理转变、计量支撑向计量引领转变,开创新时代计量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与会代表也纷纷表示,下一步要立足新方位、找准新坐标、抓住新机遇,通过每个计量人的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把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做强做优,让国家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的运行更加安全通畅,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强劲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