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强制性新国标的修改和讨论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审查阶段,预计会在明年7月发布。
本文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新国标的主要内容,全称GB《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主要内容
如下图所示,汽车人参考列出了新国标的测试项以及对应的要求:
一共包含22个测试项目,主要分为电芯级别测试(6项)和电池包级别测试(16项)。
取消项目
和2015年的推荐性国标相比,新国标取消了所有模组级别的试验,因为之前测试方法(采用1P5S的模组测试)并没有代表实际产品,另外,模组也并非电池包中必须存在的形式。
针对于电芯级别测试,取消了争议比较大针刺试验,根据解读,取消的理由是IEC等国际标准没有发现针刺试验,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定(39号令)中针刺为暂不执行项目,以及针刺试验与实际失效模式不相符。
但汽车人参考认为,取消针刺试验实际上是各利益集团游说的结果,上文中的理由并没有说服力。
首先,虽然在IEC标准里没有针刺试验,但在SAE J2464,UL-2580以及FreedomCAR等国际标准均有针刺试验的描述以及相关参考。其次,当有金属导体插入电池本体时,即“针刺”,会造成正负极直接短路,很可能会引发锂电池的热失控。另外,一些负责任主机厂自己的内部测试标准中有针刺试验要求。
修改项目
除了取消项和新增项,新国标对很多项目的试验规范都进行了修改。
其中业内争议比较大的是电芯过充的截止条件,据悉,在该条目制定过程中,对“110% SOC、115% SOC 、120% SOC” 或“1.1倍电压、1.2倍电压”进行过多轮讨论和表决,最终得出结论为1.1倍电压或115 %SOC更为合理。
汽车人参考认为,在各方都无法说服对方的情况下,折中的方案可以算是中国特色。
新增项目
在新的国标中,加入了热扩散的试验项目要求。
汽车人参考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锂离子电池热扩散或者热失控,在业界已经讨论了很多年,这是第一次将其写入了强制性的国标。
需要指出,新国标里规定,在电池包发生热失控时,汽车要提供预警信号,预留5分钟的逃生时间。(来源:汽车人参考)